壓敏電阻的測量如何呢
壓敏電阻測量時將萬用表置10k檔,表筆接于電阻兩端,萬用表上應顯示出壓敏電阻上標示的阻值,如果超出這個數值很大,壓敏電阻價格,則說明壓敏電阻已損,壓敏電阻的選用,一般選擇標稱壓敏電壓V1mA和通流容量兩個參數。 壓敏電阻是一種具有瞬態電壓抑制功能的元件,可以用來代替瞬態抑制二極管、齊納二極管和電容器的組合,與熱敏電阻不同的是:熱敏電阻是起限流作用,壓敏電阻,而壓敏電阻是限壓作用。 使用時只需將壓敏電阻器并接于被保護的IC或設備電路上,當電壓瞬間高于某一數值時,壓敏電阻阻值迅速下降,導通大電流,從而保護IC或電器設備,當電壓低于壓敏電阻工作電壓值時,這就是壓敏電阻的工作原理過程。 選用壓敏電阻VDR器前,應先了解以下相關技術參數:標稱電壓是指在規定的溫度和直流電流下,壓敏電阻VDR器兩端的電壓值。漏電流是指在25℃條件下,當施加 大連續直流電壓時,壓敏電阻VDR器中流過的電流值。等級電壓是指壓敏電阻VDR中通過8/20等級電流脈沖時在其兩端呈現的電壓峰值。通流量是表示施加規定的脈沖電流(8/20μs)波形時的峰值電流。浪涌環境參數包括 大浪涌電流Ipm(或 大浪涌電壓Vpm和浪涌源阻抗Zo)、浪涌脈沖寬度Tt、相鄰兩次浪涌的 小時間間隔Tm以及在壓敏電阻VDR器的預定工作壽命期內,浪涌脈沖的總次數N等。 一般地說,壓敏電阻VDR器常常與被保護器件或裝置并聯使用,在正常情況下,壓敏電阻VDR器兩端的直流或交流電壓應低于標稱電壓,即使在電源波動情況 壞時,也不應高于額定值中選擇的 大連續工作電壓,該 大連續工作電壓值所對應的標稱電壓值即為選用值。對于過壓保護方面的應用,壓敏電壓值應大于實際電路的電壓值,一般應使用下式進行選擇:VmA=av/bc式中: a為電路電壓波動系數;v為電路直流工作電壓(交流時為有效值);b為壓敏電壓誤差;c為元件的老化系數;這樣計算得到的VmA實際數值是直流工作電壓的1.5倍,在交流狀態下還要考慮峰值,因此計算結果應擴大1.414倍。 另外,選用時還必須注意: (1)必須保證在電壓波動 大時,連續工作電壓也不會超過 大允許值,否則將縮短壓敏電阻VDR的使用壽命;(2)在電源線與大地間使用壓敏電阻VDR時,有時由于接地不良而使線與地之間電壓上升,所以通常采用比線與線間使用場合更高標稱電壓的壓敏電阻VDR器。 壓敏電阻VDR所吸收的浪涌電流應小于產品的 大通流量。
電位器與變頻器如何連接
目前很多人都采用變頻器外接電位器來運用,其頻率設置簡單,操作方便,只需輕輕轉動外接電位器的旋鈕,就可以進行頻率設置了,那么大家知道電位器如何與變頻器連接?變頻器外接電位器使用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呢?由于各種變頻器的說明上對外接電位器的阻值和功率規定都是各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操作變頻器如何外接電位器的時候,應當按變頻器的說明書來進行操作。 電位器原理 電位器是具有三個引出端腳,其阻值可按某種變化規律調節的精密電阻元件。電位器通常由精密電阻體和可移動的電刷組成。當電刷沿精密電阻體移動時,在輸出端即獲得與位移量成一定關系的精密電阻值或電壓。 電位器如何與變頻器連接? 首先變頻器與外接電位器之間的接線應都推薦采用屏蔽線,在變頻器與外接電位器之間距離 不建議超過2米,超過2米時要考慮其屏蔽線的質量,線徑之間的厚度不能小。變頻器的路壓降可以忽略,若壓降過大,可以采用用單芯銅線屏蔽代音屏蔽線。然后變頻器的模擬量輸設為運行頻率,接著將其調節器可以轉換為4-20mA的信號,送至變頻器的信號輸入端,這樣可以達到控制變頻的目的,此時變頻器頻率的設定可以通過外接頻率電位器來設定。 把外接電位器的滑動端接到變頻器電壓輸入端的AVI,其余兩端接+10V和公共端即可。 另外理論上電位器還可以同時控制兩臺變頻器,但為了減少操作誤差, 是用兩路電流輸出的數字信號給電位器來控制,首先設定一個電流值(或者變頻器的頻率值)給電位器對應輸出兩路相同的電流值,以此才能達到同時控制兩臺變頻器的目的。此時變頻器 更改為電流信號控制。 變頻器上用于外部速度給定的電位器,通過自身分壓精密電阻的變化實現0V到10V的變化輸入.電位器兩條端線,一條接參考電壓10V,一條接0V,剩下的一條信號線則接AI輸入口。